生活家

导航菜单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  正文

艾滋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活很长时间的,那医生为什么还说是慢性病?

阅读:43

艾滋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活很长时间的,那医生为什么还说是慢性病?

艾滋病病情也是分期的 ,并不是说患了艾滋病,人马上就有危险,其实要看病人的实际情况和病情。


艾滋病是有潜伏期的,感染了艾滋病毒,病毒进入人体,有的发病,快了几个月,有的潜伏起来,几年、十几年,在人的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出现症状,最后,进入艾滋病期,症状严重。


艾滋病虽然治疗的效果不是太理想,但是,只要遵医嘱,积极抗病毒治疗,病情有的也是可以缓解的,进入慢性病期,保养好,心态好,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养,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大家好,我是宝树堂余药师,是一名执业药师,致力于为大家普及健康知识,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为目前艾滋病还无法治愈。在感染艾滋病之后病人会经历一个很长的潜伏期,在经历潜伏期之后才会进入艾滋病期,才会出现各种症状。潜伏期非常长,平均有9年左右,最长的可以长达十几年。在这漫长的潜伏期当中,患者体内的病毒不断复制,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不断下降,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来越低。当低于200/mm^3时,相对来说就更加容易继发各种感染,这时就会进入艾滋病期。

而进入艾滋病期之后,如果不经过治疗,在12-18个月左右患者就有可能会死亡。但是如果通过抗病毒治疗,病人可以一个长期生存。通过每天服用抗病毒药物,从而能够抑制体内病毒的复制,使免疫系统逐渐恢复。这种情况下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变成一种慢性病。

努力做一名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执业药师。关注我,每天多一点健康。

艾i滋病潜伏期较长,有的十年,有的二十年,有一次我遇到七十多岁的老太婆,说有病,我说你什么病,他把手伸出来让我看,烂了,那个律师说,你真行,那是艾滋病,会传然的,我说有什么,看一下而己,所以大家都要关爱,爱滋病人,不要看到就象看怪物一样,有的也是受害者而己。

有一部分艾滋病人,是自己的原因所造成的。

还有相当一部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他是无辜的,比如说母婴传播,输血时造成感染……感染了艾滋病,并不是说他对社会就犯了罪,他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所以社会和政府提倡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关爱和帮助,不要给与任何歧视。

为什么说艾滋病是慢性病?因为一但确诊患有艾滋病,国家将无偿免费为患者提供基本维持药物。只要积极健康的生活,按时服药。患者生命已经大大的延长,有时和正常人无异……

我个人对艾滋病的态度是:不排斥,但也不主动接触。

标签

艾滋病正常人一样很长时间医生说是慢性病


相关文章列表

葛均波委员建议缩短医生培养时间,你认同学历不等于能力吗?

葛均波委员建议缩短医生培养时间,你认同学历不等于能力吗?

医学这个学业,罪好是临床多一些比较好,理论掌握个大慨,再结合临床多练练。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都很重要。学历和能力不是相等的概念,没有一定的培养时间基础,光有理论,没有实践是一切难以做成,看病更...


2023年退休金调整揭晓:4000元和8000元涨幅惊人,究竟有何不同?

2023年退休金调整揭晓:4000元和8000元涨幅惊人,究竟有何不同?

2023年已经来临,对于广大退休人员来说,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就是退休金能否上涨?上涨多少?什么时候发放?根据人社部和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退休金的通知》,退休金将迎来第19次连涨。那么...


医生揭秘:孩子哭闹或许是小儿肠套叠,比肠绞痛更心痛!

医生揭秘:孩子哭闹或许是小儿肠套叠,比肠绞痛更心痛!

前言:从医这么多年,每一次接诊的小儿急、重症都会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家长急切、担心、焦虑和夹杂着对医生的期望的脸,一幕......


双胞胎孕妇发现胎儿异常,减胎还是保胎?24小时产科病房里如何读懂医生和患者“母爱”的选择题

双胞胎孕妇发现胎儿异常,减胎还是保胎?24小时产科病房里如何读懂医生和患者“母爱”的选择题

每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的医护们都在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他们所做出的每一个抉择都承载着患者及其家人的美好希望,是他们陪伴着孕产妇度过新生命降临前后的人生洗礼,是他们为每一个新生命推开了连接这个世界的...


退休医生揭秘:长寿秘诀不是多走路和多睡觉,而是坚持做这两件小事

退休医生揭秘:长寿秘诀不是多走路和多睡觉,而是坚持做这两件小事

大家好,我是丽芹医生,接下来为大家讲解有关人体寿命的知识。对于人们来说,退休之后,生活就会慢慢的变得“松懈”,有很多老人在平时只会浇浇花、养养菜,并且到时出去散散步,每天规律的进行生活。对于很多老人来...


揭秘中国时间银行:养老收益背后的庞氏骗局

揭秘中国时间银行:养老收益背后的庞氏骗局

发布上市计划、出售原始股、销售虚拟币……今年年初以来,一种打着新型养老旗号的“时间银行”异常活跃。它以志愿者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和虚拟货币挂钩,用高收益作为诱饵,似乎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不过,近日来自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