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

导航菜单



当前位置: 首页  /  儿童  /  正文

手足口病近期高发,这份防控指南请收好!!!

阅读:34

手足口病近期高发,这份防控指南请收好!!!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我国各省份已经陆续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部分省份9-11月还会出现一个次高峰。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1-2岁婴幼儿)。

好发年龄

6月龄到5岁内的儿童,在3岁以内更常见,考虑和6月龄之后,母亲经过胎盘传给孩子的抗体逐渐消退,孩子自己的免疫力弱抵挡不住病毒侵袭有关。最早的,现在在1月龄左右的孩子就发现有手足口病了。

当然,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也可能感染。有时候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好发季节

该病全年都可以发病,在北方地区夏秋高发,但有逐渐提早的趋势。在南方地区以春夏为主高峰,秋冬季节为次高峰。

进入5月后,南方地区开始进入高峰期,北方病例逐渐开始增多。该病流行季节可能和肠道病毒喜欢湿热环境有关。

传染性强,多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场所暴发

那么,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呢?

这种疾病是如何传播的?

有什么预防措施?

别急,希望大家看完下面的干货,

能够做到对它既不惧怕,也不轻视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其潜伏期多为2-10天,以发热和手、口腔、足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好发年龄在6月龄—5岁内的儿童,尤其在3岁内更为常见。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当然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也有可能感染,有时会出现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手足口病全年皆可发病,南方以春夏为高峰期,该传染病可能和肠道病毒喜欢湿热环境有关。

手足口病怎么传染给孩子的?

主要传播途径是肠道病毒可以通过胃肠道也就是粪-口传播,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也比较复杂。

还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者黏膜、疱液,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传播,目前还不明确是否可以经过水或者食物传播。

手足口病具有哪些症状?

1.宝宝持续高热,体温38.5℃超过3天。

2.神经系统异常,出现嗜睡、头痛、呕吐、抽搐等表现。

3.出现心衰前兆,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出冷汗。

3 岁以下孩子,

最容易发展成重症!

一旦病毒侵入,

就可能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

引发脑炎、脑膜炎、颅内高压,

最快只要 2~4 天,就能导致死亡!

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可预防EV-71导致的手足口病(该疫苗可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对其它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感染没有保护效力)。该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

日常中手足口要怎么预防?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与其生病后治疗,不如做好预防不生病,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鼻涕)、口水、大便、皮肤的疱疹里面都有病毒,并且排毒期非常长,所以得好好预防。

病人感染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但经呼吸道排毒时间有2-3周,经粪便排毒可长达2-3月之久,地面、墙壁、玩具上也有病毒附着。

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接触以上物品,另外,还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所以做好以下下措施,能大大降低手足口的发病率,减少宝宝痛苦。


避免接触病人

避免亲密接触生病的病人,不要拥抱、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从而避免感染。


洗手

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孩子们喜欢到处乱摸,手上就会有肠道病毒,之后手抓食品时,或者孩子吃手玩时,就会感染生病。

建议在饭前,便后,孩子在外游玩回家后都要洗手,并且要使用七步洗手法好好洗哦,平时使用肥皂洗手就行,在怀疑接触病人后,因为肠道病毒对酒精不敏感,不要使用酒精基的洗手液,可以选择使用肥皂或者含氯的洗手液洗手。

注意食品卫生

被粪便污染的蔬菜、水果、肉类上会含有肠道病毒,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后再吃;不要给孩子吃生的蔬菜;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

不要乱舔东西

小宝宝都喜欢舔玩具,而留在玩具上病毒可能存活数天,健康宝宝舔到有病毒的玩具时,就非常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了,所以不要让宝宝舔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哦,自己的玩具可以舔。

生病后要隔离

不仅要预防孩子感染,当孩子生病时,也不要出去感染别的小朋友,建议把生病的孩子限制在家里面,至少等到身上的疱疹里面的液体都干了(大约1周)才能出门接触别的小朋友。

大人回家洗脸、洗手后接触孩子

大人也会感染肠道病毒,多是无症状感染,但是有传染性,病毒在大人呼吸道、手上存留着,所以大人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孩子。

另外,再强调一点,家长们给孩子换完尿布后,也一定要洗手后再去照顾别的孩子,准备饮食哦。

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

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病毒的密度也高,所以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一定不要凑热闹,别带孩子去拥挤处玩耍。

家长最关心的手足口病知识问答

目录

问题1:手足口病是什么感染的?

问题2:我娃去年得过手足口病了,为什么今年又中招了?

问题3:我娃天天呆家里,怎么会得手足口病的?

问题4:我娃得了手足口病严重吗?

问题5:手足口病不是病毒感染吗?为什么还要给娃挂消炎针?

问题6:医生,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要不要住院啊?

问题7:疱疹性咽峡炎跟手足口病一样吗?

问题8:我家还有个小宝,怎么办?会不会传染?怎么去预防?

问题9:打预防针有用吗?

问题10:得了手足口病要隔离多久?


问题1:手足口病是什么感染的?

答: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解释: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的一种传染病,但肠道病毒有很多种,导致生病的就有3大类,若干小类,比较特殊的是,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问题2:我娃去年得过手足口病了,为什么今年又中招了?

答: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上一个问题之中,如果简单告诉家长手足口病就是病毒感染,家长就会有这类的困惑,但是如果告诉家长们,会有十几种病毒导致手足口病,而且每种之间不能相互免疫,那家长们估计就会明白的多了。


因为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每年流行的肠道病毒种类都不一定相同。因此去年中招了,今年还是有可能中招的,甚至一年之间多次得手足口病的患儿也是大有存在的。



问题3:我娃天天呆家里,怎么会得手足口病的?

答:这个是高频问题,特别是比较小的孩子的家长特别关心这个问题。首先手足口病是个儿童常见的传染病,而根据流行病学的机制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大要素。


(一)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解释:对于已经感染手足口病的患儿是传染源这个概念我这里就不说了,关键是隐性感染者

所谓的隐性感染者是指“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谁会是隐性感染者呢?其实就是我们患儿的家属们。

因为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很广,如果作为孩子的家属接触了致病性的肠道病毒后,没有做好及时的清洗,就很有可能把病毒传播给家里的孩子。而一般呆在家不出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5岁以下的儿童,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你感觉你把孩子隔离在家了,孩子还是得了手足口病的原因。


问题4:我娃得了手足口病严重吗?

答: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少数患儿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而发展为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病死率高。


简单地说,大部分都是轻的,但是少数如果累及到脑部、肺部、心脏的时候,表现严重而无及时治疗的话,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而判断患儿是否是重症手足口病的方法有很多,但很多都是局限于医院里,作为家属我认为主要注意几点:


1.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


4.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60次/分)、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如果患儿在家中出现这些情况,那就必须及时送至医院就诊治疗。


问题5:手足口病不是病毒感染吗?为什么还要给娃挂消炎针?

答: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一般治疗主要是普通病例门诊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积极控制高热、保持患儿安静。目前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当考虑合并细菌感染的时候可以使用抗生素。


问题6:医生,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要不要住院啊?

答:这问题还是涉及到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大部分的患儿都属于手足口病普通型,因此门诊治疗基本都会痊愈。但少部分患儿疾病程度严重,会累及心肺脑等器官,因此住院治疗是必须的,甚至是抢救。


问题7:疱疹性咽峡炎跟手足口病一样吗?

答:这两个疾病还是有很多的相同点的,比如疱疹性咽峡炎也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埃克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所致,都会累及口腔咽峡部。


但是与手足口病不同点在于,疱疹性咽峡炎并没有手、足、臀的疱疹,而且疱疹性咽峡炎容易合并细菌感染,恢复的也比手足口病要来的快。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手足口病病例可仅表现为皮疹或者疱疹性咽峡炎,因此这个时候还需要就诊明确病因。


问题8:我家还有个小宝,怎么办?会不会传染?怎么去预防?

答:目前部分家庭有多个宝宝,就是大娃生病,小娃怎么办?

那如果大娃得了手足口病,小娃会被传染吗?答案是“极有可能,因为手足口病的易感染人群是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而该去怎么预防呢?


隔离,隔离、隔离。


因为患儿在发病前数天即有传染性,通常发病一周以内传染性最强, 所以如果还没有表现出来被感染的迹象的小娃,隔离是最能保护他的方法之一。


另外就是家长要注意不要当隐性感染者,对于手部卫生要特别注意,对于家里的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进行清洁消毒。


下图是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做到切断这些传播途径,小娃得病的概率救会小很多。

做好这些后,剩下的就是观察了,一般“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因此等这几天过去了,小娃还是快乐如旧,那基本上就不要担心了。


问题9:接种EV71疫苗,还会得手足口病吗?

答:目前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但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非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该疫苗虽然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将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儿童接种EV71疫苗后,再得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几率很低,但仍有可能出现因感染非EV71的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而患手足口病。


问题10:得了手足口病要隔离多久?

答:由于“患儿疱疹液中的病毒含量大,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咽部分泌物的排毒时间可持续1~2周”,所以隔离时间要等到口、手、足、臀溃疡及水疱结痂后才能结束。因此手足口病的隔离期为感染后14天结束。


通常潜伏期2-7天,所以一般隔离10天左右,可以带宝宝到没有小朋友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既能满足宝宝玩耍的需求,又能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别的孩子。

END

标签

手足口病近期高发防控指南收好


相关文章列表

春季流感高发,提前了解防治指南很关键

春季流感高发,提前了解防治指南很关键

每年冬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面对流感流行高峰,我们应该如何防病治病,更好地保护孩子呢?儿童是流感易感人群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流感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四种类型流感中,因为...


当心“面具”下的骗局,这份反诈指南图鉴请收好!

当心“面具”下的骗局,这份反诈指南图鉴请收好!

电信诈骗手法层出不穷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诈骗分子戴着各种“面具”冒充形形色色的人获取受害人信任后再实施诈骗江西公安第二期反诈指南新鲜出炉反诈防骗我有图鉴海报中人物均为民警或网络素材如遇有上述情况要多一个...


【专家揭秘】近期高发速度极快的传播现象,需警惕!

【专家揭秘】近期高发速度极快的传播现象,需警惕!

“又发热了”“这次是咳嗽厉害”“跟拉风箱一样,有点像哮喘”很多家长看着发热难受的孩子心急如焚01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多了起来年初至今,主要有三种病毒在流行,为新冠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巨大危机!保护您的孩子,立即行动!】

【巨大危机!保护您的孩子,立即行动!】

来源:【斗门区融媒体中心】入夏以来广东雨水不停,病毒也在悄悄滋长,疾病更容易找上门,而手足口病就是其中之一。日前,广东省疾控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峰季节,目前广东省已进入手足口...


开学必备:学神回归,带给你最全面的健康指南

开学必备:学神回归,带给你最全面的健康指南

来源:人民网暑假接近尾声,“神兽”即将回笼。从假期状态转入学习状态,面对新环境新变化,孩子在生活作息、心理状态、身体健康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帮助孩子以饱满的状态开启新学期?请牢记这些注意事项。...


中医护理指南:转发收藏,助你健康就医!

中医护理指南:转发收藏,助你健康就医!

看中医时要注意什么:①不要化妆;②不要吃容易染舌苔的食物或药物;③不要使用或食用气味浓烈的东西;④不做剧烈运动;⑤不要沿用过去的处方或别人的处方...来源: 人民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