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

导航菜单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中层干部很难再进入高层,不是经验和能力的问题,而是做人格局和做事立场,你怎么看?

阅读:33

中层干部很难再进入高层,不是经验和能力的问题,而是做人格局和做事立场,你怎么看?

我认为不是经验和能力的问题,也不是格局和立场的问题,是“圈子”问题,是“朝中无人莫做官”的问题,倘若你进不了这个“圈子”,倘若你上边没人,门都没有,哪有上升的梯子?

在职场,有各种“圈子”,麻J圈、桥牌圈、洗澡圈、……,进了“圈子”,有了共同爱好,才有共同语言,才能成为自己人,才能跟自己一条心。

我们原来有个一线工人,喜欢打桥牌,一次在参加桥牌比赛时,跟老总分在了一组,从此,成了老总的牌友。

由于老总的提携,他真是平步青云,一路做到中层正职。

后来碰到企业转制,其所在的车间转制成民营企业,他摇身一变成了民企老总,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入不了“圈子”,但如果你上边有人,那也有上升的捷径。

你看,前一段时间曝光的副区长、局长之类的,有几个是凭经验和能力,还有格局和立场上位的?

所以,融入“圈子”和“上边有人”,才是关键!

中层干部进入高层,经验和能力是敲门砖,没有经验和能力,做人的格局和做事的立场都是虚的。所以,想要进入高层,经验和能力是必备品,怎么会“不是经验和能力的问题”?只是,仅仅凭借经验和能力,进入高层确实会有难度,因为高层,还需要其他的要素,比如战略眼光(远见)、思维的方式、看待问题的高度。基层干部、中层干部和高层干部,在三种能力上各自的占比是不一样的。这三种能力就是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我们用25%、50%和75%作为重要程度的表现形式,来谈谈题主提出的问题。

基层干部

基层干部需要在技术能力上(专业能力上)占比要达到75%,人际能力50%,而概念能力则可以在25%。技术能力对于基层干部就是“吃饭的碗”,技术能力不过关,基层工作就做不好。

中层干部

中层干部应该在三个方面保持平衡,即技术能力50%,人际能力50%,概念能力50%。三项能力尽管不需要都拔尖,但却都不能很弱,否则作为中坚力量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就无法很好地发挥。

高层干部

高层干部在这三种能力上,恰恰应该是25%的技术技能,50%的人际技能,75%的概念技能。他的主要作用在与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顶层逻辑,而不是天天研究专业和技术问题。当销售出现问题,中层人员考虑的问题是:降价、促销、换人,而高层人员考虑的问题则是:竞争、重新定位、定位配称、资源整合、模式进化或改变;对于员工离职,中层干部考虑的是提高工资、升职,对于高层干部,考虑到问题是公司的政策、公司的制度、公司的文化建设和员工关系改善。

所以,中层干部进入高层,需要提升的是考虑问题的层次和高度的问题,如果把这个称谓格局的话,按就是格局吧。这样,中层的人员想要进入高层,首先要提升的是自己的概念能力和思考问题的层次和高度。

即便是这样,中层也很难进入高层,为什么?因为按照组织管理的幅度来看,一个岗位的管理幅度是5-6个人,也就是说,30个中层干部,被5-6个高层管着,进一步讲,高层的位置数量远远低于中层的位置数量,高层处在金字塔上方,岗位数量少,也是中层难进入高层的原因之一,因为高层的位置是有限的。而且,还要某个高层位置有了空缺的情况下,中层才会有些许的机会进入高层。有多少人竞争,我们不得而知,只是如果自己的人际能力欠缺、概念能力缺乏,连些许的机会也不会有。所以,中层的干部要着重提升自己的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尤其是这“三十个”中层干部中,自己要在这两方面做到最好、最高。别人能够达到75分,自己就要达到80分或更高。这才是进入高层的希望。注意:高层的价值在于组织的整体性、战略性和长远性,这需要更加有深度和宽泛的概念能力。

至于格局,都是陪衬。

中层干部很难进入高层,为什么?

很多人都没搞明白,比你的工作能力和经验更重要的是跟对人,只有你上面的人进步了,你才能进步。

要知道一个组织的黄金位置是有限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越是到高层,就越趋于稳定,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容易变动。

这符合组织的整体利益,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高层稳定本就是“铁打的营盘”的一部分。

当然个人的能力和价值贡献也很重要,不然上面的人想拉你也拉不动。

中层干部要想出头,来自高层的认同和支持才是核心,而这又主要在于你的“忠诚”,这不是说对某个人效忠,而是你能够跟高层领导保持理念的一致性,只有志同道合,你们才算是一路人,他支持你就等于支持自己。

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站队,有山头,有派系,从古至今,一个人要想成功,既要看个人的奋斗,也要看有没有跟对人。

作为资深HR,做到3000多人基层单位的一把手,人员虽然看上去很多,但也是基层干部。后来作为集团公司的中层,虽然管理一个部门二三十号人,但已经是中高层了。说实在话,没有资格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毕竟没有做到集团公司级(几十万)的高层,没有高层实践的体会,但从事人事工作多年,还是知道一点规律的。不扯大道理了,领导力是一门大科学。简单谈几点看法吧:

第一,领导主要分为基层、中层、高层三个层次,但是还要看队伍和产业的规模,不同层次有不同层次的定位,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100人的小公司,公司总经理班子属于高层、部门经理属于中层、小组组长属于基层干部。那么,这个高层实际上,也谈不上什么战略方向,更多的是拿项目搞公关,或者搞设计和研发。

比如,1万人以上的集团公司,总经理班子是高层,总部部门(事业部)经理和分公司经营班子是中层,分公司的中层实际上就是基层了。但这个基层干部,管理幅度可能是1000人的规模。但他还是基层干部,因为他的定位是执行。

比如,我曾经就担任过这种基层干部,手下有3000多人,年产值60亿元,但依然是一个基层干部,因为我不负责战略规划,不负责用人,只负责带队伍和抓生产,更多的执行层,说难听点就是大工头而已。

所以,所谓的中高层,不能完全以职务的层级而论断,要跟职责定位挂钩。

第二,中层很难升为高层,这是客观规律啊,不仅仅是能力和经验问题,也不仅仅是立场和做人格局问题,更多的是机遇、贵人和战略的问题。

企业高层,分为三类高层:一类是董事长这个层次的,一类是总经理这个层次的,一类是副总经理、事业总监级别的高层。这三类人的定位是决然不同的,对素质要求也不一样的。

中层升为高层,当然是难上加难了,一是高层职位本来就少,二是中层熬到高层,已经没有后劲了,比如,高层50岁,中层45岁,就没有优势了。高层更喜欢提拔40岁左右的,因为用起来顺手。所以,从职位数量和年龄因素,已经封杀了90%的中层升职空间。

为什么说中层升为高层,主要是机遇、贵人和战略三要素同时发生作用呢?

举一个例子:一个10000人的集团公司,大约有高层5-7人,中层估计要有200-300人,基层估计要有1000人。这个金字塔的上升比例是很低的。注定90%的中层没有机会进入金字塔的塔尖。那么,从中层里面选拔出来的5-7人是怎么选出来的呢?

第三,体制内与体制外产生高层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体制外,比如,外企民企私企,基本还是由董事会或老板来决定。他赏识谁,谁就可能进入高层,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从外面引进高层,一个是从内部选拔。所以,董事长和老板赏识谁,各有各的选人的哲学。但是,基本的条件是一样的,要具备领导能力、业务能力和带队伍能力,经验是必须的,格局也是必须的。但这样的中层也不止5-7个,就看老板的眼光了。

体制内,就比较复杂,看看电视新文(谐音)就知道了。更多是贵人、机遇和战略。选拔的程序主要是两道,第一道是上面提名,初始提名权实际上在上面。第二道是推荐率达到30%以上。符合这两个硬性条件是必须的,关键是上面提名。因为发起提名这件事,是有一把手发起的。如果没有贵人发起,是无法产生选拔程序的。

从这个关键环节来看,还是关键是得到上级的赏识。那么,赏识的因素就比较复杂了。能力和经验这些都是必须的。做人的格局和做事立场,这些东西是虚的,有时候人到了那个位置上,就有了格局和立场,归根结底还是得到贵人的赏识。

只要是硬性的东西,有30%的中层都具备,比如,资历、能力、业绩、战略眼光、做人做事,但从这30%中选出一个人,就看机会、贵人和公司发展战略的需求了。

谢邀,我是明哥,前麦肯锡战略咨询顾问,埃森哲管理咨询顾问,一个喜欢用思维导图架构PPT的老司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成为职场精英。

的确,夹心饼干的工作,谁都不希望做,可毕竟一家公司高层就那么几个,要从中层做到高层,没有3把刷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角色定位不同

中层干部的定位是执行,执行力是主要的考核指标,中层干部的重点是团队建设和贯彻执行公司意图,因为定位的原因,大部分中层干部随时想到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承担的业务,只是一个过渡业务或辅助业务,这些业务,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就会被砍掉。

公司高层的定位是战略层面,核心是决策力和战略思考能力,所以,能做到高层的人,做事的格局和思考问题都往往会从大方向出发,这种思考和说话方式,在基层员工看来要么是烧钱、要么是不切实际,但作为高层,他们这样思考无可厚非,中层干部如果也这样思考或这样做事,很多时候会被质疑和批评,这也是很多中层干部很难成为高层的原因。

二、心态、忠诚度不同

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无论是基层员工或是中层干部,往往是把工作当做一份谋生的手段,抱着讨生活的态度,大部分中层干部都是职业经理人心态,忠诚度不高,他们想到的是今年如果干不好,年底没有年终奖,还可能被要求走人,因此,凡事先考虑短期利益,对于一些需要开拓性业务或烧钱的业务,中层干部会主动规避。

比如我所在的团队,曾经有一个大项目机会,但项目的前期比较长,要求我们先免费做规划项目(半年左右,项目成本在120万以上),另外,大项目要在规划报告获得企业一把手同意才能启动,这就意味着这个项目要落地至少要等1年半,因此,当时的项目经理不感兴趣,轻描淡写的和项目总监说了下情况,项目总监也需要业绩往上升,不愿意投入,所以这个项目拖了3、4 个月,直到我们的行业总监来拜访客户,无意中吐槽我们公司,老板才直到这个事情,后来老板了解情况后,不仅愿意投入,还拉上了SAP的一个团队,前后投入了5、6个人,差不多5个月时间,最后甲方大老板才同意启动项目。

从这个案例上看,站在经理、总监的角度,他们并没有什么过错,在埃森哲,经理级以上的人都是需要背指标的,完不成任务,不说升职加薪,能不能保住职位都还不一定,所以,中层干部和高层的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心态,前者是打工者心态,后者是“公司就是自己的”的心态,心态不同,忠诚度自然不同。

三、人脉资源

中层干部那么多,凭什么就是某几个人进入高层呢?除了战略思考能力、决策力、忠诚度等因素外,要进入高层,往往需要有一定的人脉资源,毕竟公司要做大做强,往往需要一些大客户、战略客户,很多上市公司,大客户的业绩贡献比例往往很高,有的甚至达到了80%。

当然,人脉资源不是想有就有的,谁都希望和马云、王健林有亲戚关系,但现实却是我们认识马云、王健林,可马云、王健林不认识我们。

总结一下,以上回答了大部分中层干部做不到高层的原因,可能是(1)决策力和战略思考能力不够,(2)把当前职业作为了谋生手段,抱着职业经理人心态(3)没有强大的人脉资源和背景支撑。

四、改变心态、迎接挑战

鞋子是否合脚只有穿鞋的人知道,高层有高层的烦恼、中层有中层的快乐,做不了高层,做个中层不也挺好么?啊Q一点,基于角色定位的原因,高层未必能做好中层(虽然大部分高层都是从中层提拔起来的),因为高层更多强调战略层面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执行,未必有一个中层干部来的跟有效。

分享一个2017年的案例,我们的一个客户要做一个战略咨询,我们团队负责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车间主任人缘非常好,每次开会只要他来组织,到的人就会比较多,而且大家都会比较积极的发言,而且他还经常组织项目组一起吃饭、K歌,但他有个毛病,会议上经常吐槽公司的一些制度、吐槽其他部门如何如何的不懂业务,尤其是谈到他最擅长的FMEA时,往往把别人鄙视的一地鸡毛。

而企管部的高主任,感觉大家都很怕他,人缘也不怎么好,但他开会时,往往高瞻远瞩,谈指标体系、流程体系,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而且还逻辑清晰、有条有理,他比较追求一些新技术、新思想,喜欢工具、模板,他还比较喜欢整合各部门的人员一起做事,跟他做事,我们压力很大,但效果也很明显。

去年,公司组织机构大调整,一下子调整了20多个中高层领导,企管部的高主任升为公司副总,而车间主任还是原地踏步,再见到他,感觉他还是一定没变,依然认真一边认真的抓生产做调度,一边继续吐槽公司的新战略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高主任和车间主任的故事,每天都会持续发生,能上去不必沾沾自喜,毕竟高处不胜寒,做不了高层也不必灰心,坚持自己就是老板的做事态度,坚持“那是自己的事业”而不只是一份谋生的工作,最后,还需要加上点小运气,下一个高管就是你。

五、写在最后

最后,献给所有中层干部一个心得:刻意训练。

很多人都知道1万小时理论,可很多中层干部所做的1万小时,不是刻意训练的1万小时,而是重复的做1万小时。

讲个故事,老王在工地搬砖三年,每天12小时,三年一万小时后,打造出了核心竞争力,搬砖速度又快又稳,搬砖效率是别人的2倍以上,然后,他升职了,。。。做了组长,^_^。

1万小时理论,强调的是刻意训练,就好比专业球员那样,需要换不同的姿势、在不同的位置、更换不同的队友、采取不同的投篮方法进行训练。

关于刻意训练,今天分享一个实例:如何通过刻意训练成为高手。

(1)确定训练目标:SMART原则

(2)制定计划并跟踪:PDCA

(3)做好时间分配:

(4)实例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喜欢的话,请点赞、转发。

加油,明天的你一定会感激你今天的努力。

关注【思维导图PPT】,每天分享一篇思维导图、PPT、职场技巧干货,希望你的每次来访都有所收获、助您早日升职加薪!感谢您的点赞、转发

标签

中层干部进入高层不是经验能力问题做人格局做事立场


相关文章列表

人老两个坎,熬过就长寿?医生提醒:做到这几点,长寿不是问题!

人老两个坎,熬过就长寿?医生提醒:做到这几点,长寿不是问题!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更能方便随时回来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李奶奶和王阿姨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晒太阳。李奶奶忽然叹息道:“这老年...


作为一个医生,却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和能力,甚至因此在抢救中没有做到足够恰当的处理,还能继续走下去吗?

作为一个医生,却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和能力,甚至因此在抢救中没有做到足够恰当的处理,还能继续走下去吗?

原则上不能,可是现实中像这样医生多的是,主要靠关系,这就是中国社会这种问题的确在医院里时常能够看到,我想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应该是一位处于类似环境中的医生或者医生的近亲家属。而且应该说当事者自己应该还是比...


做人做事“圆滑”,都有哪些“高深”的表现?

做人做事“圆滑”,都有哪些“高深”的表现?

【1】话,半真半假;酒,半醉半醒。【2】与亲戚学手艺,但不与其做生意。【3】看到同事被领导到批评,会低头装错。【4】交浅,绝不言深;交深,更不会言深。【5】卖水果,3块钱1斤没人买,那就搞个10块钱3...


开元教育收到深交所问询函,15项问题需回应

开元教育收到深交所问询函,15项问题需回应

来源:中国经济网开元教育日前收到深交所下发的问询函,要求持续经营能力等15项问题作出说明。针对持续经营能力的疑问,问询函要求说明:1,公司员工大幅减少的安置方案,现有员工人数是否满足你公司生产经营需要...


这些关于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问题,您了解吗?

这些关于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问题,您了解吗?

对于单位职工被鉴定出因工致残等级的工伤人员,在离职后可以申请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这是由工伤保险基金一次性支付的医疗保障费用。对于此笔待遇的申领条件与标准,今天小编来解答网友的疑问。01 问题一:什么...


株洲妇幼: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娃有这3个症状,速就医!

株洲妇幼: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娃有这3个症状,速就医!

最近,最让家长们瑟瑟发抖的手足口病毒进入高发期。高烧不退、满口水疱、吃不下、睡不好……看到宝宝被病痛折磨,太让人心疼了。别怕,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部长李朝霞和您一起:打败凶猛病毒,守护宝宝健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