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

导航菜单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  /  正文

如何评价广东人的早茶文化?

阅读:27

如何评价广东人的早茶文化?

作为一个地道的广东人,我觉得最值得自豪的就是早茶文化。

以前因为经济条件所限,只是局限于一盅两件,就是一杯茶,2件点心。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早茶可以说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就最能代表广东特色的肠粉来说,有斋肠、鸡蛋肠、鸡蛋肉碎肠、罗汉肠、虾肠、肉碎肠、冬菇肉碎肠、牛肉肠等,一个北京的朋友这样评价:天呀!单单肠粉都有那么多品种呀?广东人真会作!







至于广东人比较喜欢的粥,有白粥、白果粥、皮蛋瘦肉粥、艇仔粥、小米南瓜粥、菜干猪骨粥、烧骨粥、鱼片粥、牛肉粥、窝蛋牛肉粥、生菜粒肉粥等等。

包子应该是北方人比较喜欢的,有馒头、肉包、叉烧包、冰肉包、小笼包、花卷、紫薯包、酸菜包等等。

至于点心就更多了,总有一款适合你。

广东人喜欢周末的时候,或一家人出去喝茶,或约上三五知己到茶楼聊天喝茶。有时,家里遇到有什么喜事了,就请朋友喝茶。







其实就是找个借口,跟家里人聚聚旧,或者跟朋友聚聚旧,我是地道的广东人,我很喜欢这样的早茶文化。你呢?你喜欢么?欢迎评论区留言。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社会穷困,人民只有辛勤工作,迟睡早起,一个人打几份工不出奇,吃早餐和消夜的地方特别多。

弥敦道上有好几家茶楼,开在大厦顶层,没有冷气,格子窗花,金黄的太阳隔窗射入,照在滚水和烟卷发出的雾上,成一道道的光,挂在墙角的鸟笼中发出的呜声,和点心妹叫卖混杂,成为黎明香江交响乐。

经济起飞后就没这只歌仔唱了,大家多睡一点,很多人连晨曦也没见过。早起吃早餐的逐渐减少,我们一面惋惜,一面也感到欢慰,大家已不必那么辛苦。

经济起飞,大家平时辛苦拼命赚钱,到了休息的时候自然要吃好喝好来安慰自己。因此香港人在吃方面花钱大方得不得了,早茶点心也越来越丰富,各家不惜工本做出精致点心。

到了周末,一家人去茶楼,已经成为家庭聚会的一种方式。在平时,上了年纪的老人,则是每天总叹早茶开始,简单的一盅两件,带上一份报纸,偶尔和身边的老友聊天交谈,不知不觉已到中午。

小时候要是被父母带去茶楼,喝了一餐早茶。那么虾饺、烧卖、叉烧包等的就深入脑海,从此,饮茶成为奢侈的早餐,不管你是东西南北人,在香港,饮茶吃点心,变成磨灭不掉的记忆。一到香港,非饮茶不可。

可惜的是,当今因为贵租,旧茶楼一间间关闭,只剩下少数能做得下去,像陆羽和莲香楼,但是如果你用心去找,还是能在好屋苑的附近寻到一两家人,顽固地做下去,有水准地做下去。

其它的都是一些不堪入口的点心店,货在大陆做好,冰冻后运到香港,蒸热上桌。一看,水汪汪地,软绵绵地,伤心到极点。

所以当今要找好的茶楼填肚很不容易,不停寻觅之下,总有点心得,当今与同样早起的朋友分享一下吃早茶的乐趣。

一、「陆羽」

这家已有数十年历史的茶楼,出品永远是最稳阵最新鲜的。店内装修充满艺术气氛,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家。特色在于水滚茶靓,每星期印制不同的点心单,即叫即蒸,从不苟且,要求这么高的地方,今天罕见。

当然有些人认为伙计的态度傲慢,但一次生两次熟,去多了,总会交上一两位相识的,「陆羽」,就变成了你家里的早餐食堂。

地址:中环士丹利街24至26号

二、「莲香楼」

是「陆羽」的平民化版本,装修和食物都没它精,但是点心有一定的水准,尤其是它的猪膶烧卖,做得并不比「陆羽」差,烧腩卷也很有特色。

至于怀旧点心金钱鸡,早上已不卖了,要到中午伙计才拿出来献客。

从前沏茶用茶盅,也叫为盖碗的,名副其实是一个碗那么大,米通瓷烧,非常精美。当今都已打烂,新用烧的很厚的茶盅代替,还是用普通茶壶沏茶算了。

地址:中环威灵顿街162号

三、「端记」

乡村式的茶楼,往新界石岗方向走,在大帽山川龙村中可以找到。

除一般点心之外,「端记」最好吃的是当地蔬菜,像西洋菜蒸牛肉,好吃得不得了。在洗净那些蔬菜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折断,可见是那么的新鲜爽脆。

地址:大帽山川龙村58号

早茶文化发源于清代,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广东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甚至变成了一种传统。


“一厘馆”和“二厘馆”

咸丰、同治年间,有一种馆子非常朴实,甚至可以说是简陋,普通的木桌木凳,馆内提供茶点,客人们不光可以在这吃吃饭,喝喝茶,还能坐在一起聊聊天,这种馆子被称作“一厘馆”。后来这种管子越来越火,就演变为了茶楼。

二厘馆其实和一厘馆所提供的服务大同小异,不过当一厘馆发展成茶楼之后,价格那可就质的飞跃了。茶楼的座位的级别也逐渐划分出来,楼上的雅间服务要比楼下要好得多,价钱也高得多。二厘馆顾名思义,茶资只需2厘。


解放后的茶楼

解放后,很多人花大价钱投资茶楼,茶楼的环境越来越好,档次越来越高,单间、雅座,中式,西式,花样繁多,让人目不暇接,也让不同阶层的人有了更多的选择,茶楼的名称也衍变为“酒家”。从早年单一的早茶,增加了下午茶和夜茶。所供应的食物也是越来越多,从单一的糕点增加了炖品,海鲜等等。


现在的茶楼

传统的茶楼因为外国的快餐加入受到很大的冲击。年轻人都喜欢吃快餐,现在的茶楼基本上只有老人才会光顾。老人们保持着这种老习惯,一大早就到茶楼里,叫上一些茶水点心,闲聊看报,打发时间。仿佛周边人们的来往匆匆成为了另外一个世界,而这些老人就在茶楼里享受安静的时光。


早茶的地位

在旁人的眼里看广东的早茶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在广东人眼中,早茶成为了招待外来朋友,亲人增进感情的必备选择。不知道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所熟悉的茶楼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早茶永远是广东人心中抹不去的重要文化。


以一首打油诗来结束该问答吧:

茶水点心楼中藏,人来人往坐中央;

四海之内知我心,早茶文化源远长。

广东饮早茶的经营方式由于知名度高,不少城市也仿照这一方式建立了不少茶楼饭馆,专门开放早茶市。但由于没有早茶的文化土壤,其结果不是走味变调,就是不满周岁夭折。这说明,早茶这种社会生态,只能根植在广东特有的生活方式中

广东餐饮业长期实行五市(即早茶、午饭、下午茶、晚饭、夜宵),把早茶、下午茶和夜宵各当作“一市”来经营,在全国的酒楼中是绝无仅有的。外邦的早茶市卖早点,而广东的早茶是一种生活方式。

广东人向来从容不迫,他们习惯于全民性、平民性的生活方式,所以不追求奢华,喜欢慢生活,重汤、喜粥、好茶。饮早茶是广东生活方式的代表,一见面,人们的问候语往往是:“饮咗茶未?”道别的客气话也往往是:“得闲一齐饮茶。”打工一族日常的生活理想也往往表现在“饮翻餐茶先”(喝一次茶再说),放眼广东,特别是广府地区,每天清晨,各式茶楼酒家,已是人声鼎沸。茶楼里人们众生百态,谈生意、会朋友、亲戚团聚、老人悠闲。

广东的早茶,始发于广州的二厘馆,最初为劳苦大众提供歇脚的地方,一大碗茶,收费二厘,称为二厘馆,后来发展为有一两样点心供应的专供人们喝茶、休闲的地方即茶居(茶寮),最后发展成既能提供饮茶又能供吃放的茶楼,传统茶楼一般为两层,所以称楼,在广东,老字号的茶楼已所剩无几

广东的早茶,是一种鲜活的城市生活,表现在:它是彰显城市生活方式的地域民俗;是领衔大众潮流的原生态文化形象;是人际交流和信息沟通的广阔平台;是繁衍着现代商业色彩的独特场所。

有人说,广东早茶在开放大潮中已演化为谈生意的交易所,多少沾了些铜臭味。但我始终觉得,在广东茶楼特有的温馨气氛中,谈生意,确实不隆重但又很正式,这是时代色彩,更是广东人务实心态的生动例证。广东茶市不是有些人追求品茗所必需的燃香弄琴、竹影攀窗的静室环境,它的本质就是一个“闹市”。

但人们对它的钟情是因为有闹,才能赚人气,才能让人感受到人情味。只有闹,现代人才能在喧哗中减压,也只有闹,才能代表餐饮业欣欣向荣的大好状态。广东人外出散心,把闹作为喜爱、习惯的声音,这是很奇特的一种心态,也是热爱生活、积极生活的一种人生哲学。


广东人的早茶文化 ,香飘四溢 ,美味佳肴 ,真心享受 ! 美哉 ,美哉 ,美哉 !

标签

评价广东早茶文化


相关文章列表

探秘千年皇家园林,感受国风潮,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

探秘千年皇家园林,感受国风潮,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

5月18日,“国风当燃”——第四届晋祠国风文化节暨相约并州博物馆在太原晋祠博物馆开幕。 高雨晴 摄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高雨晴 胡健)穿一袭汉服,游千年皇家林园,“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赏一场话剧...


广东的土特产品有哪些

广东的土特产品有哪些

广东是一个美丽的国家,也被称为一个“花园”。它自然资源丰富,对不同的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广东的土特产品名满全国,深受消费者喜爱。 广东有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土特产品,其中比较出名的是潮汕特产。潮汕特产以其...


媒体评「长期被自愿加班必然导致积怨」,如何看待职场加班文化?劳动者权益如何得到保护?

媒体评「长期被自愿加班必然导致积怨」,如何看待职场加班文化?劳动者权益如何得到保护?

一是所谓的自愿加班会积累怨气海南某企业职工王君,负责销售,常年出差。他好不容易熬到周末,答应晚上陪同儿子看电影,星期天陪同儿子去公园。单位领导安排他自愿加班,他对领导反映,常年出差在外,在节假日,都预...


营口有什么特色的历史遗迹或文化景点?

营口有什么特色的历史遗迹或文化景点?

营口的特色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营口位于中国辽宁省东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许多特色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以下是其中一些值得一提的地方: 1. 营口老城 营口老城位于...


淄博的历史文化景点有哪些?

淄博的历史文化景点有哪些?

淄博是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下面是一些淄博的历史文化景点介绍: 1. 孙子墓 孙子墓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孙武(孙子)的墓葬,位于淄博市淄川区龙泉...


第18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广西举行

第18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广西举行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人民网北京6月20日电 6月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18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广西南宁市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传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