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

导航菜单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  /  正文

做艾灸有什么好处?可以长期做吗?

阅读:41

做艾灸有什么好处?可以长期做吗?

做艾灸对寒性体质的人有良效,反之对热性体质的人会起副作用,一定要在有疗理经验的人指导下才可以……!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好处,是否适合长期做,需要看具体体质,对于阳虚、寒湿重,没有明显上火的人,可以长期做艾灸,阴虚火旺体质不适合做艾灸。

艾灸主要是通过艾绒、艾条等在穴位或体表特定部位进行熏蒸,通过艾叶的燃烧达到温阳散寒、行气活血、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达到治疗特定疾病和养生保健的作用。《医学入门》记载:“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艾灸功效详解:

1.温经散寒:《黄帝内经》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城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提出体内导致的腹胀可以通过艾灸治疗;《黄帝内经》又记载:“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提出温痛的方法可以改善气血的运行,所以艾灸常常用于改善阳虚寒凝所致的关节冷痛、胃痛、腹痛、腹泻、痢疾等。

2.扶阳固脱:《黄帝内经》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人体若没有足够的阳气,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并影响寿命,《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提出真阳亏虚会导致生病,真阳虚脱会导致死亡(真阳虚脱多类似现代医学休克一类的疾病),艾灸是温阳扶阳固脱首选的方法,当然中药对于扶阳固脱也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四逆汤、参附汤等,现代急救阳气虚脱症也可用参附注射液(非急救状态建议以口服中药为主);《伤寒论》记载:“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也提示阳气虚脱之时可以用艾灸治疗。艾灸临床上多用于阳气虚脱和中阳不足、阳气下陷所致的遗尿、脱肛、阴挺(类似于现代医学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问题)、崩漏、带下、痰饮等问题。

3.消瘀散结:《黄帝内经》记载:“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提出血液凝滞,非温通之法不能通畅,艾灸可以温通气血,使瘀血得以消散,临床多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结节、包块等问题。

4.防病保健:《千金要方》记载:“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瘟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提出吴蜀当地的官员,通过长期的艾灸,可以预防一些传染性疾病;《扁鹊心书》记载:“人之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提出长期艾灸关元穴、气海穴、命门穴、中脘穴,可以延年益寿。

艾灸时需注意不要烫伤,如艾灸后出现水疱,需要防止感染。

标签

艾灸好处可以


相关文章列表

拔火罐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吗?可以拔出湿气和寒气吗?

拔火罐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吗?可以拔出湿气和寒气吗?

拔火罐,又称为拔罐疗法或罐疗,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源于古代中国。拔火罐的原理是在罐子内制造负压,使罐子吸附在皮肤上,通过刺激皮肤和肌肉组织,促进气血运行。拔火罐通常用于缓解一些疼痛和疲劳症状,如颈肩腰...


艾灸可以天天做吗?

艾灸可以天天做吗?

可以天天做呀,我就是每天都在艾灸的。多学习些艾灸知识蛮好的,可以提前做好预防,你也可以一起学习些,了解其中的调理方法,少吃药,身体更健康。我记得艾灸的艾是要选择三年以上的艾比较好,用新艾对身体不太好。...


每天吃一个鸡蛋,对孩子的眼睛有好处吗?可以预防近视眼吗...

每天吃一个鸡蛋,对孩子的眼睛有好处吗?可以预防近视眼吗...

每天吃一个鸡蛋对眼睛有好处吗?每天一个鸡蛋对孩子的视力有帮助吗?视博士告诉你是有用的。因为鸡蛋里含有对眼睛非常有帮助的两种营养素,一种是叶黄素,另一种是玉米黄素。这两种营养素可以帮助吸收有害光线,甚至...


威海有哪些历史文化遗址可以参观?

威海有哪些历史文化遗址可以参观?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的最东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列举了一些值得参观的威海历史文化遗址。 1. 大明山文化遗址 大明山文化遗址位于威海环翠区境内,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红薯、山药、土豆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红薯、山药、土豆吗?

其实三餐这么吃都没问题,用薯类食物来作为主食对糖友来说其实是很不错的选择。其实土豆、红薯、玉米、山药等等这些粗纤维瓜果、薯类食物也可以被称为主食,主食的定义并不是停留在我们平时常吃的米饭、面条上,只要...


坚持艾灸一段时间,朋友都有什么收获,分享一下?

坚持艾灸一段时间,朋友都有什么收获,分享一下?

身体怕冷现象改变我是在八年前自学的中医艾灸刮痧拔罐的,由生疏到熟练,再由身体逐渐好转到健康,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由于我学的东西不多,只认识它的发病原因,原理,所以我理解的比较透,能够举一反三,还能用自己...


友情链接